-
综合评价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综合保护价值高
苍山洱海保护区由于地处交汇和过渡地带,造就和孕育了保护区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苍山东坡和西坡的植被和植物种类的分布特点极为明显,层次清晰,保存了从亚热带过渡到高山寒带的各种植被类型。苍山还是数百种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苍山冷杉Abiesdelavayi的模式标本采于大理苍山,本区的苍山冷杉寒温性针叶林也是全国最为典型的。苍山还保存了典型、完整的古冰川遗迹,是末次冰期冰川作用的典范地区,具有表征地球进化历史主要阶段的典型、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是我国著名的冰川遗迹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洱海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水生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以大理裂腹鱼(弓鱼)为主要成分的特殊2021-01-29
-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构成了苍山洱海保护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保护区在地质地貌学、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不仅是种类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还是反应地球演化重大事件的关键地区,其资源具有非常高的保护价值,突出体现在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的典型性、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及感染力等方面。
典型性2021-01-29
-
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
苍山、洱海地处我国最强大的一条径向构造带,即康藏歹字形构造褶皱带的东部边沿上,这是一条地壳西升东降的巨型深大断裂,洱海断裂是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区在本区的分界,地层在强烈的抬升过程中错断陷落,隆起地块形成苍山断块山地,陷落地块成为断陷盆地并积水成为洱海,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断陷盆地,主构造线为北西向,南北长,2021-01-29
-
有效管理评价
社会影响力
苍山洱海保护区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滇中高原西部与横断山脉南端交汇处,主峰点苍山位于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顶端保存着完整的典型冰融地貌。区内保存着从南亚热带到高山冰漠带的各种植被类型,是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富有的地区,物2021-01-29
-
位置与范围
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为东经99°55′~100°18′,北纬25°34′~26°00′。
保护区由苍山和洱海两大片组成,地跨2县1市,苍山西坡为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东坡和南端为大理市,苍山北端为洱源县,洱海湖面属于大理市,保护区总2021-01-29
-
土地利用状况
土地与资源权属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9700hm2,其中:国有土地面积52632.39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6.04%;集体土地面积27067.61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96%。
土地利用现状
保护区总面积79700hm22021-01-29
-
社会经济情况
行政区域
苍山洱海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跨1市2县,涉及社区较多。苍山东坡为大理市、西坡为漾濞县、北端为洱源县,洱海湖面属于大理市。保护区所处区域开发较早,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基本处于完全开放(洱海)和半开放(苍山)状态,与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密切联系,并受到其干扰和影响。
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保护区涉及1市2县,19个乡镇95个村2021-01-29
-
历史沿革
19世纪后期以来,大理苍山就已有人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民族学、古人类学等。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旅游地学研究者已对区内的地质遗迹、地质地貌景观,以及植物学、考古学、民族学等领域进行了零星研究。1932年德国学者克瑞勒(Credner.w)对苍山进行考察;1937年奥地利学者威斯曼(H.V.Wissmann)在苍山考察后,首次将苍山冰川地貌为代表的冰川活动时期,定名为大理冰期。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对此表示认同,并将其与中国东部和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冰期进行对比,确定其为中国第四纪末次冰期代表。1945年孙云铸对海东向阳附近的奥陶系地层进行研究;1947年奥地利藉美国学者约瑟夫·洛克也曾到过该区采集植物标本等活动;1948年杨起对海东挖色附近的志留系地层古生物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二十世纪50年至80年代,国内外学者系统地调查研究了本区域的地质、地貌、
2021-01-29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