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建筑艺术

白族的建筑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从洱海区域远古时期的干栏式建筑,到南诏、大理国规模宏大的城池、宫殿、寺塔、楼阁,再到近现代风格典雅、装饰华丽、洋溢着艺术气息的白族民居,白族的建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干栏式建筑

干栏又称杆栏”“干阑”“高栏等,是一种高脚结构的房屋。这种房屋多建造在木桩柱上,离开地面13米,由于这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合于分布在气候炎热潮湿、地势低下的百越民族居住,学术界一般认为,干栏式建筑是百越民族典型的文化特点之一。

令人称奇的是干栏式建筑在远古时期的白族地区也有出现。经考古发掘,这种房屋遗存最早见之于距今约3000年之前的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中,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剑湖畔,时间相当于商朝晚期,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成排分布的干栏式建筑木桩数量达数千根。经国家文物局确认,剑川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实例。

干栏式建筑有其特有的优点。干栏式房屋下层用木柱架空,可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可防御毒蛇猛兽的侵袭,且有防潮、散热、通风等优点。因此,怒江两岸的怒族、傈僳族、白族勒墨人等居住的高山地区,现在都还有干栏式建筑的分布。

img1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城镇、宫殿和佛教建筑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装饰精美华丽,在白族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史无前例的。如南诏后期的都城阳苴咩城、太和城、白崖城、大厘城、拓东城等众多的城镇建筑。

img2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盛行,统治阶级大兴土木,建造了大量的佛教建筑。其中最为宏伟壮丽的当属崇圣寺及崇圣寺三塔,崇圣寺始建于公元713年,经历代的扩建和整修,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是南诏、大理国的皇家寺院,有佛都之誉。三塔也集中体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成就。三塔中的主塔千寻塔,建于南诏丰祐时期,总高69.13米,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云南省最高的建筑。洱海地区位于断裂带上,如此高的三座柱状体建筑物没有使用现代建筑惯用的深夯基础,只是简单地建于土基之上,在一个多地震、多强风的高原地带,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千寻塔在明代正德年间的大地震中,不仅没有倒塌,反而奇迹般地裂而复合。1925年大理大地震,大理民房绝大多数倒塌,三塔塔体却完好无损,仅震落塔刹,这不能不令现代建筑大师叹为观止。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原的城镇,大多建在平坦处,而白族地区的古城,有的建在山顶,如白崖城;有的建在缓坡,如太和城、阳苴咩城等,印证了凡人家所居,皆依傍四山的历史记载。且城镇、宫殿建筑大多强调军事意义,如太和城、阳苴咩城等,都充分利用山形,东临洱海,西靠苍山,两面均有天然的屏障和壕沟,以峭山深堑的天然地形作城墙,经济实用,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建筑艺术。

元明清时期的居民及其他建筑

元明清时期,白族人改变了在山地和缓坡上居住的状况,更多地在盆地和平坝处聚居。建筑结构上,以木构架、土胚墙、瓦顶、上下两层等类似汉族建筑结构的房屋取代了干栏式住房,发展出三合院、四合院等类型的平面结构,并増强了建筑的防风、抗震设计,开始高度重视房屋的装饰和美化。白族工匠把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img3

近现代的民居建筑

白族建筑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发展,在继承和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取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先进建筑技术,逐渐形成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以洱海为中心的民居建筑最引人注目,其民族特色也最为浓厚、明显。

img4

白族民居建筑主要利用木构架的组合,以及对构件的不同形状和材料质感进行艺术加工,做到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在平面布局上,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典型形式;功能上,外墙很少开窗以防火,房屋朝向注意避风并用硬山封檐以防风,构架上注意防震设计;外形上,屋顶曲线柔和优美,檐口山尖用石板挑出;屋面有举折、反曲,屋脊起翘,厚墙收分,木柱侧脚;照壁门楼的屋脊四角起翘尤甚,形象生动,如鸟展翅欲飞之状。厦廊中用栗色木柱,石雕柱础,格子门窗,木雕精美,大理石装饰照壁、墙面,卵石、砖瓦铺砌地面图案。白色墙面上以白灰色相间的山花,檐饰彩带点缀,屋面优美,照壁秀丽;门楼或用青砖斗拱,或用木雕梁枋承托屋面,构成了白族民居绚丽多姿、精致典雅的建筑风格。

img5

img6

 

网站首页    人文苍洱    民俗风情    白族建筑艺术

人文苍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