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

白族雕刻艺术最为有名的是木雕艺术和石雕艺术。

木雕艺术

白族木雕源远流长,技艺精湛,是我国民族雕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白族木雕的发展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的南诏时期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艺。白族木雕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庙宇、园林和民居建筑。造诣精深的木匠师傅在白族地区极受尊敬,白族群众还创作木匠提类故事,赞美技艺高明的木匠大师。此外,白族木雕的题材多是白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图案和流传较广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因此白族木雕也成为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都是大理白族古老的木雕工艺能代代传承,至今仍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

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的南边有石匠村,北边有木匠村。是南诏时期修建崇圣寺主塔的工匠居住地,延续千年目前仍以各自的祖业维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人民在保持自己民族雕刻技法的同时,吸收了内地汉族及其他各民族人民的先进文化和技艺,形成了独特的木雕艺术风格,他们擅长雕刻人物、花鸟、山水以及龙凤吉祥等图案,用以装饰门楼、外墙、窗格、家具等,技艺上采用浮雕、透雕等方法,层层雕凿,玲珑剔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花鸟山水活灵活现,风格大方古朴,典雅秀丽。

 

img1

 

白族木雕制作工序复杂精细,主要包括选料、放样、粗雕、细雕、表面加工、漆面等大的工序。

 

img2

 

石雕艺术

白族石雕艺术,以剑川石宝山石窟和大理国时期昆明地藏寺石幢最负盛名。

剑川石宝山窟南天瑰之美誉。昆明地藏寺石刻经幢,代表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石雕艺术的最高成就。方国瑜在心《所纂云南通志》中说:(此幢雕刻最精,世人咸为惊异滇中艺术,此其极品也

据史载,明清时期大批剑川石匠应召入京,参加北京故宫、圆明园的修建。新中国成立后,又参加过首都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十大建的建设工程。

绘画艺术

白族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成就卓越,白族地区最早的绘画艺术,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大理地区出土的《水田图》《鱼螺图》,为西汉时期的文物,已经是单线条构图的作品。此后,白族绘画艺术不断发展,到南诏和大理国时期,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峰。以唐南诏时期《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宋代大理国时期的《大理国张胜温梵像卷》为代表的绘画作品,代表了白族绘画艺术的高度造诣。元明清以来,白族画家人才济济,在佛像构图、水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展现出新的艺术造诣。新中国成立以来,白族画家也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取得了可观的艺术成就,如大理大石庵韦陀殿内以《白国因由》为题材创作的版画,25版,图案匀称,色彩和谐、笔法工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img3

白族民居彩绘

白族民居彩绘是大理地区一种流传久远的民居装饰传统技艺。白族民居彩绘多为雕画结合,彩绘多集中于门楼、照壁、腰檐、围屏、转角马头、山墙及檐廊下的天花、藻井、板壁等部位。彩绘图案有动物、植物、器物、诗词、山水、人物、还有历史神话故事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寄托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祝福。彩绘的打底工艺独具地方特色,木结构部位的彩绘打底一般用猪血、桐油和石灰调和成猪石,泥砖墙的打底用纯质熟石膏和白棉纸拌合成纸筋,使彩绘不易褪色。白族民居彩绘广泛用于大理地区的宗祠、庙宇等大型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中,其中以喜洲白族民居彩绘最具代表性。

 

网站首页    人文苍洱    民俗风情    雕刻艺术

人文苍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