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评价
通过各建设项目的实施,保护区在保护、科研、教育培训、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功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各项事业也将上新台阶,保护区将跃居世界先进水平自然保护区的行列,从而为人类自然保护事业和自然科学研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且将更好地发挥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苍山、洱海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的保护区。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自然景观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同时也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清洁的水源、清净的空气、祥和的休养生息环境。因此,生态效益是保护区的主要效益。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森林涵养水源效益是通过变地表径流为地下径流来实现的,森林主要是通过林冠对降水的截留,林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绿色部分散发和枯落物的容水量来调节,变地表径流为地下径流来实现对水循环的调节。
苍山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达86.3%,保护范围内546km2的浩瀚森林中夹杂苍山十八溪,其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339亿m3,占洱海流域天然水资源的26.7%,就像一个流不干的水库,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人畜饮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洱海不断地补充水源。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公顷林地每年持水量达2000m3,作为蓄水效益的计算指标,保护区的森林每年可有效蓄水1.092亿m3。
(2)保持养分,改良土壤
树林中巨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各种粪便混在一起,一方面滋养了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这些富含营养物质的沃壤被雨水冲刷到洱海中去,成了鱼类的极好的饵料,促进了附近水域鱼类的繁殖,鱼类的兴旺又成了鸟类觅食的乐园,水鸟又得以兴旺,如此构成了一个天然的良性生态循环。有关资料表明,同强度降水时,每公顷荒地土壤流失量75.6t,而林地仅0.05t,流失的每吨土壤中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相当于20kg化肥,保护区内的森林每年可减少土壤总流失量大约412.5万t。
(3)净化空气和水质效益
茂密的森林对净化空气的作用十分显著,具有很强的自净作用,能把外界环境产生的有害气体不断地吸收,不断地释放出富含负离子的氧气,对减轻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作用。据测定,森林每年每公顷可释放氧气2.025t,吸收二氧化碳2.805t,吸尘9.75t。保护区有林地面积27161公顷,可释放5.5万t氧气,吸收7.6万t二氧化碳,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4)调节小气候,减免灾害效益
保护区的森林对调节小气候的作用也十分显著。森林庞大起伏的树冠,拦阻了太阳辐射带来的光和热,大约有20~25%的热量被反射回空中,约35%的热量被树冠吸收,树木本身旺盛的蒸腾作用也消耗了大量的热能,所以森林环境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据测定,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有林荫的地方要比空旷地气温低3~5℃,而在冬季,有林地区要比无林地区的气温高出2~4℃。冬季气温升高,夏季气温降低,可使小环境保持相对较大的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干旱和冻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自然保护区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多年来未发生重大的病虫害和鼠害。
(5)美化环境,保健疗养
保护区内优美的森林环境,空气清新,含氧量高,细菌含量低,灰尘少,噪音低,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加上区内丰富的景观资源,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极佳的保健疗养场所。
(6)生物资源的保护效益
据统计,保护区内已记载有维管束植物215科,972属,3119种(包括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蕨类植物44科,102属,345种,裸子植物5科,8属,14种,被子植物166科,862属,2760种。其中苍山森林茂密,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的开发项目越来越多,自然环境逐步缩小。资料表明,目前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1800~2000万hm2的速度从地球表面上消失,世界上有200多种鸟类和兽类濒临灭绝的危险,采取抢救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苍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保护无疑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增殖起到积极的作用。
社会效益
(1)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研科普的理想基地
保护区以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闻名。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将为人类永久地保留这些资源做出贡献。同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又成为生物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学普及与考察的理想场所。
(2)促进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保护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有利条件。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为周边社区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就业结构,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保护区社区共管的良性循环,稳定了安居乐业的局面,增进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为投资经营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相关产业有望得到发展,又可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促进苍山洱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不但能满足人们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又是对人们进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唤起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进一步推动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保护区内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及所有的保护设施,都是对人们进行环保教育的很好材料和课堂,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真实情感。
(4)加速信息交流
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对外交往,扩大人员交流,加速信息传递。将有利于引进人才、技术和设备,对尽快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繁荣自然保护事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随着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还将促进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对外交流,由此带来的发展机遇,将使保护区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经济效益
保护区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建设资金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保护区的建设可以促进地方和社区居民的经济发展,拉动效益将是明显的。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林产品价值、药材产品价值、林下产品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等。间接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几个方面。
直接经济价值
(1)木材产品效益
保护区的活立木蓄积量约214万m3,由于保护区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区内已禁止进行木材采伐,这部分木材不计算木材产品效益。目前,只有保护区群众零星采伐四旁木,基本属自用材,由于数量不大且难以统计,因此,这部分木材产品效益忽略不计。
(2)药材产品价值
苍山洱海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巨大的“野生药材资源库”,野生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包括野生动物药材产品和野生植物药材产品等,但由于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基本上都是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动物,都列入禁猎范围,故不予估算。保护区内生产的野生植物药材产品主要有驰名中外的苍山贝母、还有名贵中药材杜仲、厚朴、天麻,又有常用中药材龙胆草、黄芩、重楼、防风、竹叶柴胡、半夏等,根据对保护区周边的药材收购部门和药材加工厂的调查,药材产品效益估算每年约450万元。
(3)林下产品效益
林下经济主要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采集业等,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绿色增长,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从而进一步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发展目标。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下产品主要有人工培植的药材、花卉、食用菌、薯类等,还有部分部分采集野生植物后稍作加工或者不加工即可成为商品的木耳、野生纤维麻类等。根据综合考察统计估算,保护区内林下产品效益每年约500万元。
(4)林产品效益
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种类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不仅具有26种珍稀濒危植物,还有大量多种用途的经济植物,主要的经济果木有茶、核桃、板栗、石榴、柑桔、梅、杏、李、桃等,根据市场调研和综合考虑估算,保护区林产品经济效益每年约800万元。
(5)鱼类产品效益
洱海是云南省主要的水产基地之一。于2009年8月和11月,对洱海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渔获物中有鱼类23种,隶属于6目9科,其中,子陵栉鰕虎鱼、波氏栉鰕虎鱼、麦穗鱼等小型低值品鱼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占据优势;鲫鱼、鲤鱼等原定居型经济鱼类产量不高。根据综合考察统计估算,每年鱼类产品效益估算约12000万元。
(6)生态旅游效益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神奇迷人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其资源价值在国际、国内具有独特性和稀有性,综合价值颇高。保护区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独特,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要积极探索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之路,提高保护区自养能力,为促进当地经济尤其是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在实验区小范围内开展了生态旅游,参考国内和云南省内同类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费用支出(交通费用、食宿费用和门票及保护区内服务费)每人次约为576元,到规划期末(2024年),年旅游人数达到156.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90219.23万元左右,其客源市场规模潜力巨大,收入十分可观。
间接经济价值
(1)森林涵养水源价值
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效应,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公顷林地每年持水量达2000m3,如果以0.2元/m3的替代价,作为涵养水源效益的计算指标,保护区的森林每年可有效涵养水源1.092亿m3,则每年苍山涵养水源效益将达2184万元。
(2)保护土壤价值
森林植被具有拦截降水,降低其对地表的冲蚀,保持水土,减少地表径流。有关资料表明,同强度降水时,每公顷荒地土壤流失量75.6t,而林地仅0.05t,流失的每吨土壤中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相当于20kg化肥。保护区内的森林每年可减少土壤总流失量大约412.5万t,以减少土壤养分损失计算,每年的保土价值为8250.06万元。
(3)固碳释氧价值
据测定,保护区内CO2固定量为76186.61t,折合20729.84t碳,经济价值约为1344.62万元;释放O2量为55001t,经济价值约为2033.37万元。合计固碳释氧价值为3377.98万元。
(4)净化空气价值
经计算,保护区内年森林吸收SO2量为16296.6t,其间接经济价值约为977.68万元;保护区内滞尘量264819.75t,其间接经济价值约为4501.95万元。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得到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森林吸收SO2和滞尘两种功能的价值总和约为5479.63万元,对净化空气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经济价值
自然保护区的总经济价值等于直接实物产品效益、直接服务价值、生态功能的间接价值与非使用类价值四者之和。根据前述评估结果,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提供的生态经济价值约为12.33亿元,该经济价值的评估仅作参考,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但通过对该保护区经济价值的评估,可以从更深层次认识到苍山洱海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以便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
综合评价
通过总体规划的实施,保护区在保护、科研、教育培训、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功能将得以充分发挥。从根本上改变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手段,提高其保护、管理、科研水平,加速周边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广大职工、当地群众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社区居民更加积极参与保护,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有成效,使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资源得以保存。保护区在调节改善区域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人类健康和社区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建设不仅生态效益巨大,社会效益显著,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集保护、拯救、科研于一身,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宏伟工程,对于保护高原淡水湖泊水体湿地生态系统、高山垂直带植被、生态景观、冰川遗迹和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等多种保护对象,增强保护区自身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促进和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